眾所周知,影院建設行業存在著許多投機現象和各種皮包公司,根本無法完成影院建設中的軟件、硬件、影片、系統的創新研發、生產加工、設計制作、編程開發,更不具備聲學、光學、人體工程學等專業應用能力。對影院建設的理解和認知僅僅停留在把座椅、投影、音響、銀幕湊齊即成為一個影院。然,影院建設涉及范圍之廣,專業度之高,是集合多媒體、特種設備設施、專業定制硬件設備、獨立開發軟件控制系統工程、專業影視動畫制作、專業裝修施工等聲、光、電、影、型等多種科學技術手段的完美融合,而非簡單拼湊。
5D影院和特種影院建設過程中,需求者和供應者之間出現著巨大的信息鴻溝和知識屏障,給市場的混亂和行業內良莠不齊的現象留下了根源,滋生了數不清的殼公司,用堆疊設施、拼湊設備,以次充好、無售后維護、無系統軟件和系統性建設標準和流程,給用戶對4D影院的認識帶來了錯誤的理解,給行業帶來了及其不良的影響。接下來,我們為大家羅列當前國內5D影院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做一些羅列。
1、影廳層高不高
前幾年投建的多廳影院,大都是租賃現成的商業用房,這些場地都存在高度不足(不超過4.5米),柱間距小(不超過8米),很難建設成比較標準的影廳,感到空間壓抑。
2、銀幕不大
影院最大的優勢就是大畫面。由于受到場地限制,層高及柱間距都不大,銀幕無法做到10米及以上,那些銀幕寬度小于6米的影廳,缺少視覺的沖擊力,已無法體現影院大銀幕的優勢。
3、長寬比例不達標
按影院設計標準,影廳長寬比例宜為(1.5±0.2):1,過于狹長的影廳,會影響視場,同時為了保證一定的觀眾容量,勢必增加座位排數,造成起坡較高,后排空間太小等一系列問題。
4、排距不夠寬
之前建設的影廳排距大都在1米,隨著座椅尺寸的加大,走道狹小,既影響觀眾走動又影響舒適度。
5、最小視距過近
最小視距即第一排觀眾至銀幕的距離。要求為銀幕寬度的0.6倍,這銀幕在6—8米寬的影廳還能做到,在10—20米寬的影廳,大都設有達標,過近的距離,很容易產生暈眩的感覺,舒適度受到影響。
6、看電影遮擋
目前的影廳全部按無遮擋設計,其每一排的起坡必須嚴格按此要求進行設計。但有不少影廳還存在遮擋。
7、影廳頂棚顏色過于明亮
頂棚裝修材料或空調出風口百葉窗過于明亮(顏色淺或反光)在銀幕光反射后,會嚴重干擾觀眾觀影效果。
8、放映窗口過大
放映窗口按設計規范尺寸一般為20*30厘米,有的設計者盲目增加尺寸,以為這才氣魄。其實放映窗口過大,一方面機房的雜散光會干擾觀眾廳,另一方面對防火、隔音均會造成不良影響,尤其是后排觀眾。
9、影廳全部采用一種吸音材料
這種現象十分普遍。影廳內6個立面,除地面外,全部采用成品吸音板。造成影廳聲學特性劣化,影響音響效果, 100座以上的影廳,尤其是巨幕廳,在大空間的情況下,其聲學缺陷會被放大,嚴重影響還音效果。
10、影廳隔聲不好
由于多廳影院中多個影廳在有限的空間中相鄰布置,聲音干擾比較嚴重。有時能清楚的聽見隔壁影廳的聲音,特別是進口大片轟隆隆的效果聲影響更嚴重。
11、畫面亮度低下
畫面亮度是一個主觀感受,受到多種因素影響。包括銀幕亮度增益,放映機光學引擎、光源輸出的光通量、放映機型配置等。現實情況是影院的畫面亮度大都不理想,尤其是放映3D影片時,畫面亮度普遍不達標,已影響到了色彩還原、細節表現等。
12、音響聲音太大
現在,由于影廳都不大,影院還音系統功率配置余量較大加上每部影片大響度不一致,放映人員疏于注意,聲音太大,短時間觀眾能承受,長時間對身體會產生不良影響。
此外,國家也有相關5D影院建設標準供大家參考:
《數字電影巨幕影院技術規范和測量方法》GD/ 040-2012
《影院管理系統基本功能和接口規范》GY/T 247-2011
數字影院質量 銀幕亮度、色度和均勻度 GB/T 36617-2018
《數字立體聲電影院的技術標準》GY-T 183-2002
《數字影院立體放映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》GD/J 047-2013
《劇場、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設計規范》(GB/T 50356-2005)
《電影院建筑設計規范》JBJ58-2008
《電影院視聽環境技術要求》GB/T 3557-94
《聲環境質量標準》(GB 3096-2008)
《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》(GB 50371-2006)
《廳堂混響時間測量規范》GBJ76-84;
《建筑隔聲與吸聲構造》(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8J931)
《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》(GB50325-2001)
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GBJ16-1987(2001 年版)
《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》(GB50222-95)
《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》GB 50118-2010
電影院星級評定要求-廣電總局文
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GB/T 50378-2006
上一案例: “疫情”和“流感”之后,實體影院會消失嗎?
下一案例: 空中飛行影院帶您體驗全新沉浸式感受